查看原文
其他

藏博精选|拉卜愣藏区民居形式的变迁

张毅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本栏目文章精选自藏人文化网旗下博客西藏 


拉卜楞
拉卜愣藏区(现指甘南州夏河县、合作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000至4000米之间,这一带的藏族民居因地而宜,有诸多特点,大致可分为纯牧区民居和半农半牧区民居两类。纯牧区藏族民居又分为定居住宅和游牧帐篷两种。在冬季牧场,也就是牧民定居点,盖有简陋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在夏秋季游牧牧场住帐篷。在靠近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科才乡,部分牧民也使用蒙古包。半农半牧区藏族民居为土木结构平顶建筑,现保存的旧有民居,一般建在避风向阳,较为平坦的山坡上,布局多为层迭式,自前而后,一般由前院畜圈,二层楼房,紧贴二层楼房后面的半地穴碉堡式“马康”,以及后院等四部分组成。据实地考察,这种建筑形式并非一次性完成,也并非同一时期建造,它经历了几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进发展而来的,从中反映出当地藏族某种历史发展的痕迹及其文化。现代藏族民居更是随着时代步伐,在不断地创新之中。

紧贴“马康”续建的二层平顶楼房村庄
早期民居及半地穴土木结构碉堡式“马康”
历史上,拉卜愣地区藏族群众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居住点,一个部落在自己的领地内一年四季根据牧草生长情况,随时搬迁。为了适应这种古老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民居多为可搬动的各种帐篷。
随着农业生产在一些海拔较底,气候湿润温暖地区的发展,这一些地区的牧民便逐渐定居下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部落中的一部分人,或一个家庭的一些成员,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这个定居点既为整个部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做为四季牧场中的“冬窝子”。从这时起半农半牧区定居点中的居民,有的搭起了半地穴窝棚,突出地面的部分其形状很象帐篷,形似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半坡村人居住的房屋。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善住房条件,于是便出现了“马康”。“马康”在拉卜愣半农半牧区的建筑时间,最早起于何时,因资料有限,很难考证,但根据对拉卜愣南部的加茂贡乡、阿木去乎乡、佐盖美武乡等地的实物考察(其中有的建筑物在200年以上 )和当地老人的口碑资料分析,最迟也在明末清初。

玻璃“太阳能”二层平顶楼房村庄
所谓的“马康”,是一种半地穴碉堡式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建于20度至30度的山坡中挖出的平台上,高约5米。后墙为挖出山坡的断崖,前墙很厚,墙基宽1、5米,墙顶宽0、3米。左右山墙亦为左右邻隔墙。前墙、后墙均为粘土夯筑。典型的“马康”面宽四间,9、3米,进深二间,6、6米。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版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右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一占地为面宽两间,进深一间的大“连锅炕”,即:锅灶和暖炕相连接,中间和锅灶毗连部分用50公分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既可炊事,又能达到暖炕之目的。居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四面板壁中还镶装了盛粮食的橱柜,装衣服杂物的壁柜及碗架等。在高堂板壁之上镶装神龛,供供佛念经之用。“马康”四周不开窗,只在前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处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采光之用。
林区或临近林区群众的“马康”,有“外不见木,内不见土”之说。在木材缺少的地区 ,阿木去乎乡一带却略有不同,即:“马康”居室内四壁只装有一至二米多高的板壁,板壁上也很少装有橱柜等。居室内无“连锅炕”,在居室内中央用土坯垒有一个三角形的火塘供烧茶做饭之用。火塘上方的屋脊上也开有一个天窗。

新式藏式四合院瓦房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初步的了解“马康”的一些作用和特点,以及当时藏族的一些生活习俗:
其一、半地穴碉堡式“马康”,东暖夏凉;
其二、宽敞的“马康”,供全家男女老幼饮食起居于一堂;
其三、,人、马同居(中间只隔有半堵土墙或木板)。
其四、“马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易守难攻,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历史上拉卜愣藏区,经常受到外族的入侵,本民族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因草山之争等常发生械斗。这种半地穴碉堡式“马康”就是为了适宜残酷的环境而建造的。一旦发生战事,如躲入“马康”之中,在没有强大火炮和炸药的年代里,是不易攻入的,如要反击,可直接从“马康”中骑马而出,冲杀敌人。从整个自然村的布局及结构分析,也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
每个自然村一般建于20度至30度的阳山上,基地北高南低,村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临近水源。自然村基本上以二至四排建筑横列组成。每排建筑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每排建筑群的顶部,与相依背靠的山坡上,一般留有宽约10至15米的空地,做为每户后院,穿过后院可直接进入第二排建筑群前 的小巷道,另外,每户都备有可直接上房顶的独木小梯。这样,房上房下,左邻右舍,前排与后排可来往无阻,贯通如一,总之,无论从自然村所处地理位置,还是布局结构,从中不难看出,整个自然村形成了建筑群之间,以及户与户之间连接,相互呼应,相互依托的完整体系,遇事便于联络互救。
另外,在佐盖美武乡一带的“马康”中,还修有与左右邻居相通的暗道,可自如往来,联合抗敌。大户人家还在靠山的墙壁中挖有暗室,用于储藏贵重财物,必要时还可藏身。
总而言之,拉卜愣地区历史上出现的早期藏族民居“马康”,是在原始的半地穴土棚建筑基础上改建的,它适应于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适应于当时频繁而残酷的战乱环境。从“马康”的产生,也反映出当地藏族在结束长期纯游牧生活之后,改善居住条件的努力。

林区新式藏式土木结构二层平顶楼房
土木结构平顶楼房的产生
拉卜愣的半农半牧区随着农业生产比重的提高,不仅老孺长期居住在村中,一些青壮年也开始定居,长年从事农业生产。青壮年的定居,增强了村中的力量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人们不满足于一年四季住在“马康”,于是对“马康”进行了改进。所谓对“马康”的改进,就是紧贴“马康”续建了土木结构的二层平顶楼房,以及楼下的畜圈。续建平顶楼房的时间大约开始于清中叶,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

典型的二层平顶楼房,一般高度在2.4米左右,这个高度恰好与“马康”前墙高度相等,楼房面宽也与“马康”相同。修建时,楼房紧贴“马康”,即:“马康”的前墙用作楼房的后墙,楼房与“马康”相互连接,这样楼房与“马康”浑然一体,顶部平坦如一,如从楼房前观察,很难发现在楼房后面还有一个宽敞高大的“底下宫殿”。


续建的二层平顶楼房比较简陋。楼上住人,楼底及楼房前院平房作畜圈。楼上由堂屋、厢房若干间组成,家人分居各室。楼房前檐门面一般有木板装成,并在上面安装了方形花格小窗棂。靠边的东侧或西侧为堂屋,堂屋向外突出一间,与之紧连的一间,修有占地两间的大“连锅炕”。堂屋四壁及天棚、地面镶装有木板。紧靠堂屋的一间为佛堂,佛堂四壁及天棚、地面也镶装有木板,后板壁上镶装了供佛用的佛龛。其余房间一般不镶装木板。一家人的活动,夏季多在楼房,冬季仍住“马康”。当高原的盛夏来临之时,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住进藏族这种楼房,就会感到清凉爽快,无比惬意。如盘膝坐在连锅炕上,临窗外眺,清山绿水之间,近处田野中麦浪翻滚;远处,如茵草地上,牧歌声声,牛羊如星,更会感到心旷神怡。夜间,温差急剧变化的高原上如觉得寒冷,晚饭后,温暖的连锅炕将会把人们送入甜蜜的梦乡。

林区新式藏式土木结构二层楼房前景
楼房与“马康”浑然一体的这种藏族民居还有以下特点:
其一、“马康”仍可起到保护主人的作用。在清末民国时期流行这种建筑,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混乱,藏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常受到威胁;
其二、家人男女老幼分居,人与畜也 不在同处一堂,说明藏族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向现代文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三、楼底及前院畜圈的使用,有利于畜牧业生产,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作为饲草料,更多地用于畜牧业,开始了添饲或半添饲的畜牧方式,初步打破 了纯粹靠天养畜的游牧生产方式,当地畜牧业生产迈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一步。
三、全国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实行包产到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普及科学养畜以及其它一系列富民政策,使辽阔的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适宜这种新时代新生活需要,拉卜愣地区藏族人民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开始 对自己的旧有民居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甘加草原人仁爱行政村80%以上的牧民新建了一座座一砖到顶的砖木结构红瓦房,成为牧民定居点,长期居住帐篷和简陋土平房的游牧民族,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住宅。他们的行动吸引了许多纯牧区群众的注意,有好多牧民还前往取经。拉卜愣城镇的藏族居民,有的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平顶楼房,使人们投以羡慕的目光。合作镇的藏族居民,更具有现代意识,他们充分利用高原太阳光照充足的条件,尝试着太阳能民居的建筑。无论是城镇乡村,更多的人吸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建起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外观壮美精巧,质朴中又透着豪华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新的藏式土木结构平顶房或瓦房。
这种新式土木结构房屋,有的是在彻底撤除半地穴碉堡式“马康”的地基上,筑起二米多高的实地平台建筑的,外观及其效果仍如二层楼房。新式土木结构房屋,也不再是“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形式。前檐门面装有木板,或上部为木,下部为砖。门面木板上间隔地镶装有花格套玻璃的玻璃窗,并且在玻璃窗外面还装置有两扇长方形活动花格擦窗,这种里外三层的窗棂,有装饰门面,调空调光调温,防沙防寒防盗等多种功能,新式平顶楼房的二楼堂屋、厢房内,严谨而科学实用地套有佛堂、客室、卧室、灶房、储藏室等。在卧室带灶房的房间里当然少不了既实用又节能的“连锅炕”。所有房间的墙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各房间根据不同的用途,在板壁中巧妙地镶装了佛龛、橱柜、碗架等家俱。城市居民还在壁板中镶装了电视柜、书架、装饰柜等现代家俱,这些镶装在板壁上的家俱与房屋浑然一体,既装饰得精巧美观,参差错落,富有立体感,又最大可能地使屋内留有空间。无论家俱,还是板壁皆在木质本色上刷有清漆,其色泽更显得明快沉着,稍加擦拭则熠熠生辉。总之,住进新式的藏族民居,在甜甜的牛奶和清醇的木质味中,给人以质朴淳厚、宽敞明亮、清洁整齐之感。
现在拉卜楞地区无论修建何种民居,都是处于探索创新之中,而且,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仍在不断发展,并席卷整个甘南的城乡和草原牧地及半农半牧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藏族人民会创造出更加美观艺术,经济实用的新式民居。

“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藏式民居室内
综上所述,拉卜楞藏族民居,在历史的岁月中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演变过程:
(一)、适应于早期原始游牧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民居,是可以搬迁的帐篷。
(二)、随着半农半牧生产方式的发展,民居在半地穴窝棚基础上加以改进,建造了既适应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有适应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半地穴土木结构碉堡式“马康”。
(三)、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的民居发展为由半地穴土木结构碉堡式“马康”与土木结构平顶楼房浑然一体的新建筑。
(四)、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追求民族形式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新式民居,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改变着原有民居的面貌。
选自藏网“张毅”博客
相关阅读
藏博精选|记忆:西藏的每座城!
藏博精选|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插画
藏博精选|20世纪初喜马拉雅男子旧照
藏博精选|二十世纪初青藏高原妇女老照片
藏博精选|嫁入锡金王室的西藏女人们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